17年政府工作报告交通运输任务中提到:“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”。重点区域自然包括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,不过前几日2+26城市同时进入了这一标准的要求,需在9月底前全部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,并禁售普通柴油。
国六车用燃油对汽油分为了A/B两个指标和阶段,分别定于2019年和2023年全面实施,车柴则不分阶段于2019年1月1日全国施行。
石化业者想必都注意到近年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指标,越发频繁的环保督察,还有日益增加地方环保标准。国六标准车用燃油是否会提前施行呢,先例并不稀少。以国五为例,从北京开始,然后到东部11省市,最后全国普及,比原定时间提前了一年。我们的政策施行总是尽可能的赶早不赶晚。2+26城市的国六油品置换或许就是一个信号加快油品升级的必要性。
据隆众统计,截至 2016 年底,全国汽油消费量 11983 万吨,全国柴油消费量16469 万吨。其中,机动车行业约占汽油消费总量的95%以上,柴油消费总量的60%以上。共排放各类大气污染物 4607 万吨,其中,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1/3。
其次,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机将新增机动车1亿辆以上,新增污染物排放1600万吨。
最后,则是机动车污染危害的直观表现。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以及东部人口密集区,机动车对PM 2.5浓度的贡献达 15.0%至 52.1%;另外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将柴油尾气提升为明确致癌物;本月初京津冀及周边重污染成因中,机动车方面权重约占30%。
从以上信息基本可以推断,如不进行油品升级,未来几年我国机动车污染形势将会越发严峻,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顺其自然进行自然置换。
国六指标在油品使用性能方面几无变动,所以只需考虑主营和独立炼厂的供应能力。
去年底,北京刚刚声明提前置换京六汽柴油,独立炼厂中就有海科、京博、金诚、尚能等几家向北京输出京六油品。至今年3月1日,完成全部置换,中国石化最终确定以燕山石化为主,沧州炼化、齐鲁石化为补充的京六标准油品生产保供方案,中石油则确定河北石化、大港石化、锦州石化和锦西石化几家单位。
在指标方面,炼厂升级国六比之升级国五时投入要少一些,许多规模炼厂原有的原料、装置、添加剂经过合理配置,已能生产出达到或者接近国六标准的成品。时至今日,山东地炼中已有11家可以产出符合国六标准的汽油或柴油。不过,对没有使用MIP技术的催汽和以催化裂化柴油为主的炼油商,降烯烃和降多环芳烃仍有一定的压力。
但是综合来看,在原油质量提高、连续重整和加氢装置纷纷投建、汽柴油超供的情况下,分区域阶段性普及并无太大难点。
也许接下来还会有“沪宁杭城市带”、“广深城市带” 等出现和加入规划,油品置换逐步的从重点区域向省市再向全国扩展。风起于青萍之末,机制灵活、提前布局向来都是独立炼厂的优势和机遇所在,不过对小型炼厂而言恐怕将面临较尴尬的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