员工风采
员工风采

了解京博第一手资讯

学以实用 产学融合—— 京博石化“知识产权年度风云人物”苏怀兴
字号 A- A A+ 发布日期: 2021.04.01 浏览量:137

如果说创造是形成知识产权的基石,那么运用就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通道。知识产权一端连着创新,一端连着需求,更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运用的桥梁和纽带。

2014年2月,一位带着未来的憧憬和满腔热血的年轻人,走出校园,在“吃苦、敬业、节约、亮剑”企业精神的号召下,带着“为客户生产满意商品,做行业健康发展的典范!”的使命,加入到了正在筹建的原料气车间。一路走来,共计授权6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,并将创新点应用于生产实践,他就是荣获京博石化总结表彰暨2021年度工作部署大会“知识产权风云人物”称号的苏怀兴。

进入原料气车间后,将理论联系实际,用最快的速度成长为原料气车间的 “技术支柱”。2016年担任车间工艺技术员期间,解决了造气炉长期运行不正常的问题,并将自身的技术进行了多项成果转化;带领 “煤气产品质量提升项目”积极参与“山东省质量优秀改进成果”的项目评比,并荣获一等奖;通过对精硫系统的优化改造,实现了精硫装置的长周期运行,使硫磺产品质量获得了大幅度提升,硫磺纯度由98%提升至99.9%,同时将熔硫的能耗大大降低,并且减少了现场人工操作,节省了人力,多方面保障公司战略的落地实施。

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,但他厉兵秣马,砥砺前行。2020年期间,他积极响应公司转型号召,勇敢的从自己所熟悉的传统行业里走出来,进入到新材料行业,加入到孕育多年的高性能改性乳化剂及配套项目,并成功落地。

在担任项目PM经理期间组织新进大学生培训,学习运行车间工艺流程,接触实际工作现状,帮助新进员工尽快融入岗位;组织骨干人员走进相关企业考察、学习,优化项目设计缺陷,改进工艺流程;组织各体系做好产品上市前的准备工作,严格把关工程建设质量,为车间顺利开工做好基础准备。

面对新成立的丁苯胶乳材料车间,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且自主开发工艺,知识深度较大、操作难度较大,带领20余名新员工从行业外走到了行业内,从专业外走到了专业内。同时利用研究院中试装置进行练兵,摸索出了一套生产运行的思路和方法,大大规避了工业化装置开工过程中的异常。

目前,他已是京博中聚丁苯胶乳材料车间的车间主任,作为技术传递者,由传统化工走向材料制造,对他而言是相对陌生的领域,但心中的笃定让他脚踏实地,积极与研究院进行对接,不断改良配方、改善工艺,步步为营地拨开重重迷雾,打破垄断壁垒,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,把一款款优秀的产品呈现给大家!